首页

傲柔足责两次吐奶

时间:2025-05-29 21:36:22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79636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张雨霏获得巴黎奥运会女子50米自由泳铜牌

本届运动会共设男子和女子足球、篮球、排球共6个小项,其中男足和女排两个小项的比赛在长沙市举行,其他4个小项的比赛在岳阳市举行。经过此前资格赛的角逐,共有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的96支队伍、1975名青少年运动员来到湖南参赛。

何以中国•源起良渚丨文化达人话良渚:一条视频看完良渚5000年时间轴

记者看到,内部灯光亮得刺眼,还有不少苍蝇,角落处的尿布台黑得发油,而且屋内并没有可以为电动吸奶器供电的插座。“这个已经是火车站里最大的母婴室了,别的更远。”一名保洁员坦言。

速度滑冰世界杯北京站开赛 宁忠岩男子1500米摘银

苏里南进步改革党常务副主席格林·乌合勒斯表示,拉中正推进数字经济、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努力实现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绿色转型的美好愿景。期待同中方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苏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拉中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今年前两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5794.4亿元

张潇然记得,刚进队时,大家都不熟悉,不好意思透露想家的情绪,纷纷躲在被子里哭,动静大了,教练上来询问“你们咋了?”她却回答“我们饿了”。嘻嘻哈哈一阵,愁绪被消解,友情却建立了;而面对半白半黑的脸,她们也找到了办法,“摘掉面罩,都晒黑就匀了”;至于伤病,疼痛过后已经成为她们互相调侃的素材,在张淑棋看来,“卡(摔倒)不能避免,那就好好练、做好动作,减少受伤,不能让自己白疼吧。”在困难面前,这群十来岁的女孩因为“喜欢滑雪时飞起来的感觉”,放言“自己选择的路,爬着也得过去”。

日均人流五万次!带你乘“最美西郊线”赏北京秋景

在加工机械设备展区,一款激光切割机吸引不少境外采购商围观,只见操作员将图纸上传系统后,不到2分钟,激光切割机就将一段钢管切割成设定的形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